6165cc金沙总站

6165cc金沙总站

浙里青语 | 八八战略在义乌:探商贸 向国际

来源 : 学工办     作者 : 撰 稿 | 陈卓妍 摄 影 | 王子昂 骆奕纯 夏聪慧     发布时间 : 2023-07-24     浏览次数 : 10


八八战略 在义乌

1982年开放市场以来,义乌逐渐发展成为生机勃勃、辐射全球的国际性商贸城市,持续演绎着“无中生有、莫名其妙、点石成金”的“义乌奇迹”。越来越多的新义乌人在此生活、工作、定居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贸文化和国际融合的生活方式710日至20日,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“浙里青语”实践队深入义乌开展针对性调研。

 

鸡鸣时分 新光汇聚

义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,国际社区因此出现。作为义乌典型的国际社区,鸡鸣山社区享有“联合国社区”的美誉。712日,队员们前往鸡鸣山社区与附近的新光汇商场进行采访与问卷调研。大家了解到,鸡鸣山社区积极组织各类中外文化活动,提升了居民幸福感。同时,外国友人自发形成了“国际老娘舅”等组织,更好地协调处理中外差异带来的社区问题。来自瑞典的Abbe欣然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,他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,并与队员们录制了We are together的小视频。

 






小红糖 敲出大义商

在物资匮缺的年代,小商小贩走南闯北、走街串巷,以红糖、草纸等低廉物品,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,这就是“鸡毛换糖”。最早的“鸡毛换糖”,形成于义乌,从事这一行的人被统称为敲糖帮

 


715日下午,实践队队员前往义乌市敲糖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拜访“敲糖帮帮主”陈培亮先生。他生动地讲述了“鸡毛换糖”的故事,指出义乌商贸的文化根源就来自于敲糖帮,“义乌人的经商文化代代相传,他们又借着改革开放的风,把义乌发展起来。”陈先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,现在陈先生的儿子陈万佳也接过了货郎担,“鸡毛换糖精神”赓续绵延。提及未来,陈先生认为,即使商贸逐渐多样化和现代化,敲糖帮也没有消失,它代代传承演变。现在的义乌人已经把生意做到全国,遍布世界,其实他们是新一代的敲糖帮

 


在陈先生的带领下,队员们来到世界义商总会,受到总会秘书处主任屠国斌先生的盛情接待。他表示,当代义乌商人继续把握“鸡毛换糖”的精神内核,坚持引进来,同时也注重走出去。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价值理念,向外输出优质产品、以及先进的教育资源。将中国优秀的价值理念传播出去,同时也以这样的方式了解了其他国家的文化。这不仅是一种商品的联系,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的维系,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,实现共同富裕,这种目标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地瓜经济”是相契合的。

 



两位先生把义商精神概括为吃苦耐劳、诚信实在、互帮互助、善抓机遇和争担社会责任。他们对商贸文化的不断完善和传播寄予了深切的希望。

 



访商贸城 观商贸精神

国际商贸城是义乌商贸文化的缩影。716日上午,实践队队员们进入国际商贸城,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。店铺林立,商品琳琅,人潮涌动。发放过程中,队员们感受到商贸城浓厚的商贸氛围与商户们的热情,也了解到,商贸城与商户们携手,将内销与外贸、传统行业与电商有机结合,致力于更现代化、国际化的商业发展模式。

 


探访佛堂 溯源商贸

佛堂商脉历史悠久,为浙江四大古镇之一。明清时期,佛堂老街已颇有规模,享有“小兰溪”之称。发达的商埠经济,凸显出佛堂古镇极其深厚的商业文化历史底蕴,因此佛堂成为义乌商贸起源地之一719日,实践队队员们前往佛堂老街,体验悠久的商业传统,追溯商贸文化源起的因素,探究老街转型的动力。

洇染历史水墨,泅渡文化长河。从佛堂起源至新时代蓬勃发展,义乌商贸文化不断发展演变,必将更完善也更国际化。